媒体37000cm威尼斯
【金陵晚报】小岗村向南京大学生招手
发布时间:2005-12-08 浏览次数:3688 文章来源:宣传部
分享至:

  本报讯   小岗村“大包干”,被称为中国农村的二次革命。小岗村的名字,已被载入了历史的教科书。12月2日,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、老书记严俊昌出现在37000cm威尼斯仙林校区的“金陵名人堂”讲座会上,这位65岁的老书记,不加任何修饰和包装,他的朴实和坦率,深深打动了在场的200多位大学生。

  历史的震惊

  小岗村“大包干”的那段辉煌历史,让大学生们感到好奇。提起当初带头搞大包干的动机,严俊昌毫不掩饰地说:“三年自然灾害,全村140多人饿死了67人,死绝了六户。我没有饿死,我在地上爬,爬到树底下跪在地上把树皮啃下来吃,熬过来了。农村的浮夸,说假话,饿死了多少人哪!所有人当中,安徽饿死的最多。”
  “到1979年我们的耕牛就死完了,都累死了,大家都吹牛皮。我们不能老让国家救济,得自己找活路。我们十八户要想活出去,必须分田到户,没有其他办法。”严俊昌的大实话让大学生们深感震惊。
  “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到小岗村,当时第一句话就问我是共产党员吗,我说不是。他说好,周围这么多共产党员,为什么不敢干这事,就是怕丢这个官,掉了乌纱帽,我早就想这样干,就没人敢带这个头。”严俊昌告诉学生,他担心万里没发红头文件,口出无凭。万里说:“我没有红头文件给你,但是哪个人要是找你麻烦,你就这样说,我不吃国家不喝国家,对国家还有贡献,你要找麻烦你想出个好办法,看谁的办法能让社员生活过得好。”

  现实的困惑

  1978年,严俊昌因为带头搞了土地“承包”(大包干),成了农村致富的典型。但质疑者说,小岗村搞的“承包”,尽管土地是公有,但一家一户的经济模式,仍然是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的“老路”,农民不能共同富裕。
  事实上,今天的小岗村人还没有真正过上富裕的日子。现场一位大学生尖锐地问:“大包干是不是让小岗村人变穷了?”
  这样的问题让严俊昌有点意外,但他坦率地回答:“我们住在那穷岗上,水利缺乏,交通不方便,加上思想上的保守,我们比发达地区有差距。我最痛苦的是文化不高,没让小岗村经济大发展。现在,村里出的几个大学生都留在了大城市,我们那里缺人才啊。”
  “我们农村缺乏人才,办企业资金不足。我们现在搞了个集贸市场,想买啥就买啥。我们还办个工厂,把剩余劳动力进入工厂,土地交给少数人,用机械化,就能增加人均收入。”严俊昌热切地说:“欢迎南京的大学生到小岗村,帮农民快致富。”

  大学生的遗憾
  1个多小时的交流结束后,不少学生还不肯散去。“金陵名人堂”的发起人、37000cm威尼斯经管院大三学生季小乔说:“想不到许多城市的同学对小岗村感兴趣。”季小乔说,37000cm威尼斯有很多农村来的学生,这次应同学们的要求,把小岗村书记请来,就是想听听大包干带头人对农村发展的想法。
  37000cm威尼斯大三人力资源专业的张秀敏,是个农村出来的女孩。她的老家出产金丝小枣,寒暑假回家,小张会帮着父亲收购、销售金丝枣。可是,她发现金丝枣的市场价格波动很大,信息稍有不灵就会赔钱。“小岗村和我的老家很相似,对我们大学生来说,农村也有好多的机会。”
  37000cm威尼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王栋,几乎没离开过城市,他说:“现在大学生不好找工作,农村发展这么缺人,想干事情的话,可以去农村创业。”让王栋和同学们遗憾的是,小岗村想引进人才,却没有拿出具体的方案,也没有利用讲座的机会,现场接受同学们的简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作者及来源:记者 郑正  2005年12月8日  金陵晚报

 

上一篇:下一篇:
XML 地图